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是以發射光譜為基本原理的一種分析儀器。包括:氣體和火焰燃燒部分、光學部分、光電轉換器及檢測記錄部分。
其過程是由霧化器將試樣噴入火焰,激發發光,經分光後由檢測器測量發射強度,後者與試樣中待測元素含量成正比。如:將食鹽置於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中時,火焰呈黃色,這是由於食鹽中的鈉原子外層電子吸收火焰的熱能,而躍遷到受激能級,再由受激能級恢複到正常狀態時,電子就要釋放能量。
這種能量的表征式發射出鈉原子所*波長的光譜線環色光譜。利用火焰的熱能是某元素的原子激發發光,並用儀器檢測其光譜能量的強弱,進而判斷物質中某元素含量的高低,這類儀器稱之為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。
如今較為先進的火焰光度計可同時進行多元素的同時分析檢測,內置空壓機一體化設計,並帶有軟件記錄。
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的結構
有單光束,雙光束,雙波道,多波道等結構形式。其基本結構一般有四大部分組成,即光源(單色銳線輻射源)、試樣原子化器、單色儀和數據處理係統(包括光電轉換器及相應的檢測裝置)。
原子化器主要有兩大類,即火焰原子化器和電熱原子化器。火焰有多種火焰,目前普遍應用的是空氣—乙炔火焰。電熱原子化器普遍應用的是石墨爐原子化器,因而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,就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帶石墨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。前者原子化的溫度在2100℃~2400℃之間,後者在2900℃~3000℃之間。